銀能強化鐵鉑奈米微粒的磁性
- 上線日期:2009/6/13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希臘、瑞士與法國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地以銀奈米島(nano-island)作為種子(seeds),顯著提升鐵鉑(FePt)奈米顆粒(一種相當重要的磁性材料)的磁性質,這個結果對於製作高密度垂直磁記錄媒體與積體電路科技,可能有很大的幫助。
鐵鉑奈米微粒的序化相(ordered phase)具有很高的磁異方性,即使顆粒小到僅只有3 nm時,在室溫下依然能保有其磁性質,因此具有運用於高記錄媒體、高效能複合磁石與積體電路的潛力。
希臘國家科學研究中心(Demokritos Research Centre)的Lorenzo Castaldi與其同僚設計做製作出銀/鐵鉑複合結構,來增進鐵鉑的磁性質。他們採用熱蒸鍍(thermal evaporation)的方式,先在500°C的氧化矽基板上沉積一層1.5 nm的銀,隨後以共鍍的方式鍍上FePt。由於基板溫度可以高達500°C,這項技術將可應用於積體電路技術中。
運用這個方法可將鐵鉑的矯頑磁力增加至少40%(矯頑磁力則是將鐵磁材料的磁化量減為零所需的外加場),在更薄的膜中甚至可超過100%。雖然這個團隊無法確定導致矯頑磁力提升的機制,但他們認為這與鐵鉑中L10序化相的形成有關。銀種子顯然可以增進鐵鉑由非序化至序化相的轉變,因而可獲得更好的磁性質。
目前該團隊正試著了解銀團簇如何增進鐵鉑奈米顆粒的磁性,此外,他們也將嘗試控制奈米顆粒結晶的優選方位(preferred orientation),因為(001)優選方位能夠增進殘餘磁化量與提高最大磁能積。(殘餘磁化量為材料於無外加場作用下所能保留的磁化量,最大磁能積則為評斷磁鐵強度的指標)。詳見J. Appl. Phys. 105 093914 (2009)。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39180
譯者:蕭世男(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