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染料薄膜可提升太陽電池效率

新聞訊息News

染料薄膜可提升太陽電池效率

  • 上線日期:2008/8/13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http://nano.nchc.org.tw/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可以利用有機染料(organic dyes)來匯聚太陽光,使太陽電池的輸出功率提高10倍,而且這項技術的規模可以擴大,使太陽能發電能與石化燃料發電一較長短。

傳統光伏電池的集光器(concentrator)是利用大型移動式反射鏡來追蹤太陽,藉由收集並匯聚大面積的太陽光,來提高太陽能輸出功率。由於反射鏡的建造和維修所費不貲,替代方法之一是改採「發光式太陽集光器」(Luminescent solar concentrator),它們通常是一塊含有染料分子的透明塑膠,染料分子會吸收入射光並發出波長較長的光,大部分的光因全反射而被侷限在塑膠塊中,再由緊鄰塑膠塊的太陽電池加以收集。

然而,由於塑膠塊會吸收光,這類元件的總增益很難超過1。為此,麻省理工學院(MIT)的Marc Baldo等人改變作法,他們在玻璃上沉積Pt(TPBP)及DCJTB兩種有機染料的薄膜,並搭配幾種技術創新,預計可使增益突破10。

增益的提高源自集光效率(即是輸出電力與輸入太陽能功率的比值)的提升。MIT小組指出,先前的發光式集光器效率只有1%,而根據他們的計算,Pt(TPBP)及DCJTB集光器的效率分別為4.1%和5.9%,若能透過串疊(tandem)收集頻寬更廣的入射光,效率還可再提高。他們算出Pt(TPBP)與DCJTB的結合可以產生6.8%的效率,與太陽能電池耦合後的效率可超過20%。

目前Baldo等人已經製造出幾何增益(geometric gain,即集光器和太陽電池的面積比)為45的集光器,而計算得到的DCJTB集光器總增益為11。儘管如此,太陽能還是比石化燃料貴多了。Baldo指出,太陽能必須降至每瓦約1美元才有競爭力(目前為每瓦50美元),因此集光器的總增益必須要提升至50才行。

所幸MIT的人員預測Pt(TPBP)在幾何增益為630下,可產生30至60的總增益,而且這種集光器的製造費用非常便宜,因此不會讓成本明顯增加。詳見Science 321, p.226 (2008)。

原始網站: 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34992

譯者:吳俊緯(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