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應變與自旋聯手降低計算機耗能

新聞訊息News

應變與自旋聯手降低計算機耗能

  • 上線日期:2011/2/25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國科學家發現,只需極小的電壓就能在微小的層狀磁性體上引發應變(mechanical strain),進而改變磁性體的磁性,因此可以做為高效能計算機的基本運算單元。如此製成的自旋電子/形變電子(spintronics/straintronics)混合處理器由於耗能極低,可以不用電池,從蒐集環境中的能量就能工作,因而得以應用在許多場合,例如植入式醫療裝置及自主感測器(autonomous sensor)。

現行電腦儲存資料是利用硬碟上微小區域中的磁矩方向(「上」與「下」),來代表二進位的1與0,並透過磁阻原理來讀取資料;寫入資料時,先以雷射加熱位元,再由鄰近微小線圈產生脈衝磁場來翻轉磁矩。近年來,科學家發展出以自旋轉換力矩(spin transfer torque)來翻轉磁矩的概念,亦即利用自旋極化電流來翻轉位元,而不需額外的磁場。此概念可以進一步推廣成利用電流來移動磁性體中的籌壁(domain wall),並藉此翻轉位元。

然而,這些方法需要相當大量的能量(~10-15J)來翻轉位元,相較於傳統電晶體電路,並無能量上的優勢。事實上,要遵循摩爾定律(Moore's law)持續縮小元件的主要障礙就是高耗能。最近,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宣稱可以用不到0.4阿焦耳(attojoule, 即10-18J)的能量翻轉奈米磁體元件,比傳統電晶體要小4個數量級,因此不用電池,只需蒐集環境中的能量,例如藉由壓電(piezoelectrics)材料製成的機電轉換器,將振動形式的力學能轉換成電能。

此研究團隊利用鐵電層與磁伸縮(magnetostrictive)層接合組成的多鐵電奈米磁性體,設計出一個基本計算機處理單元。磁伸縮材料在被磁化時形狀會改變。在外加電壓下,壓電層會產生應變,並移轉至磁伸縮層,產生將磁矩翻轉的應力。研究人員解釋,產生應力所需的電壓極低,只有約10 mV,而磁矩消耗的能量正比於電壓平方,因此切換位元所需的能量也非常低。

此新技術的潛在應用包括醫療裝置,例如監測癲癇發作的植入式腦波感測器,或製作嵌在浮標上的計算機,用來監測海洋溫度變化。詳見近期的Applied Physics Letters或arXiv。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44911

譯者:孫士傑(高雄大學應用物理系)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