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碳管感測器能偵測體內一氧化氮濃度
- 上線日期:2013/11/28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首個體內(in vivo)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感測器。這些裝置可以藉由靜脈注射注入血管中或者植入皮下,可望用來即時偵測體內如一氧化氮(NO)等分子的濃度。
奈米碳管為直徑約1 nm的圓柱形碳結構,在近紅外光照射下,會發出近紅外波段的螢光,又由於生物組織和體液不會吸收此頻率的電磁波,所以可作為理想的生物感測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Michael Strano和Nicole Iverson等人在先前的實驗發現,被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包覆的奈米碳管可用來偵測NO,原因是當NO分子與此DNA-奈米碳管複合物結合時,螢光訊號會受到抑制,科學家以利用此現象來監測NO。NO是活體細胞中重要的信號分子,它不僅是神經傳送素(neurotransmitter),而且能調節免疫系統功能。在腫瘤細胞中,一氧化氮的含量經常不足。
最近,此MIT團隊進一步將奈米碳管改質,並製作了二種新型體內(in vivo)生物感測器。第一種感測器可注射入血管中,透過生物相容聚合物PEG的包覆,能避免碳管在血液等液體環境中集結成塊。第二種感測器則是將奈米碳管嵌入一種海藻酸鹽水凝膠(從海藻中萃取出的聚合物),使用於皮下植入。
全文連結:https://nano.nchc.org.tw/index.php?apps=news&mod=welcome&action=show&gid=909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