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為下一波發燒貨
- 上線日期:2009/3/13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電子紙發展備受看好,繼友達入股電子紙製造廠SiPix,工研院昨日發布一連串電子紙相關技術,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指出,軟性電子將帶動台灣新一波產業趨勢,未來一到兩年,將在市場上出現低階的電子紙相關應用。
美國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在美國大賣,工研院瞄準軟性電子(含電子紙)商機多時,積極研發相關技術,昨日發表全彩、可撓式、連續性、有聲式等電子紙。
工研院指出,電子紙將是下一波科技熱門科技新品,預估軟性電子年成長率65%,至2015年將達237億美元市場規模,初期應用以廣告招牌、電子標籤、標示牌、電子書等。
工研院表示,目前已有67家國內廠商共組5個軟性電子產業聯盟及計畫,其中電子紙最為活躍,已取得217件膽固醇液晶及反射技術專利,居全球第一。程章林說,最快1到2年即可看到低階的電子紙應用,預期2到3年後,會有高階應用出現。
程章林指出,工研院掌握電子紙關鍵技術,採用膽固醇液晶及反射技術,不需要背光源,可在日光下閱讀,且有熱、光、電三種寫入技術,比美國電子紙公司e-ink僅能電寫入,更為多元。程章林表示,採用彩色膽固醇液晶,可將電子紙從黑白變彩色,反應時間只需3.8秒,比國際大廠發表的10秒反應時間還要快。
程章林表示,軟性電子資本投資較小,除了面板廠可容易切入電子紙領域,傳統產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有助產業升級。
TFT-LCD液晶顯示器產業陷入資本競賽,去年第四季景氣反轉,奇美電、友達、華映、彩晶紛紛傳出大幅虧損。程章林表示,電子紙顯示產業將脫離TFT-LCD的困境,除了國內可掌握關鍵技術,且投資金額小,不會像面板廠一樣陷入資本競賽。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