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奈米微影術出新招:電壓作圖

新聞訊息News

奈米微影術出新招:電壓作圖

  • 上線日期:2009/3/31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丹麥Aarhus大學的David Field等人最近發現,可以利用電子在N2O中產生自發性偶極排列(spontaneous dipole alignment)。他們相信這個現象可以用來發展名為「電壓作圖」(voltage patterning)的新技術,藉由光罩在N2O上製作奈米級圖形,類似半導體製程的微影術。

Aarhus團隊在實驗中以能量極低的電子轟擊金基板上的多層N2O膜,結果意外發現在電壓很低時仍量得到電流,他們認為這意味著N2O自發取得一個正電荷,原因是N2O層中產生自發性偶極排列。

Field指出,大多數科學家使用的是比他們大上千倍的電流,大電流會在數秒內摧毀上述效應。他們們所使用的是飛安培(fA,1015A)的超低電流,幾乎不會影響偶極排列。

改變薄膜厚度與沉積溫度等參數,系統會表現出非常不同的效應。研究人員發現,薄膜必須具備一定厚度上述現象才會出現;超過此厚度後,電壓會隨膜厚增加。他們也發現溫度升高時,較薄的膜就會出現電壓。然而,在較低的溫度下,一旦膜夠厚,電壓隨膜厚上升速度會比高溫時快,最都可以達到5伏。Field表示,雖然上述行為有點複雜,但是很規律,而且可以重覆至毫伏的準確度。

雖然Aarhus團隊仍未超越最初發現的階段,但潛在應用卻令人振奮。現行微影術要製作奈米結構,必須一筆一劃慢慢來,而電壓作圖法可以用光罩在N2O上留下圖案,移除光罩其他分子便可按照圖形吸附在N2O上,效率將可大幅提高。雖然這種製程尚未經過測試,但它確實具有為多種分子(尤其是生物分子)製作圖案的潛力。相關應用將包括生物感應器、實驗室晶片(lab on a chip)的應用以及奈米影印術(nanoxerography)。詳見Phys. Rev. Lett. 102, 073003 (2009) 。

原始網站: http://www.physorg.com/news155208596.html

譯者:劉怡萱(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