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不對的雙金屬奈米微晶
- 上線日期:2012/4/11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國與中國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新式製程,能以兩種晶格常數(lattice constant)不匹配(mismatch)的材料製作出雙金屬核殼奈米微晶(bimetallic core-shell nanocrystal))。這項研究成果令人振奮,因為它大幅擴展了可以用來製作這種重要系統的金屬種類。
雙金屬核殼奈米微晶結構對於諸多應用皆相當重要,例如催化反應、電漿子學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術(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此結構的製備通常需要以一種金屬作為晶種(seed),並在其表面沉積另一種金屬殼層。一般而言,若兩種金屬的晶格常數差異不大,則結構會以磊晶方式成長。常見的例子如金-銀微晶以及鉑-鈀微晶,其晶格失配(lattice mismatch)程度分別為0.2%及0.85%。
最近,喬治亞理工學院的Younan Xia研究團隊利用鈀與銅製造出形狀可控制的核殼奈米微晶,過去僅能以晶格失配程度小於5%的材料製作此類結構,而此實驗中的晶格失配程度高達7.1%。在實驗製程中,銅原子會成核於鈀晶種的數個面上並形成凸塊,接著會在其他面上繼續增長直至銅殼層包覆整個鈀晶種為止。
Xia表示,能以晶格係數差異較大的材料製作雙金屬核殼奈米微晶結構,代表有更多可能的金屬組合,而其磊晶般的局部生長模式意味著可用來製作全新的晶體結構。該研究團隊包含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以及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他們目前正計畫合成新的雙金屬奈米核殼結構,用途可推廣至感測系統、儲氫技術、催化反應甚至是生物醫學等。詳見ACS Nano| DOI: 10.1021/nn2050278。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48779
譯者:莫偉呈(茂迪太陽能)
責任編輯:劉家銘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