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利用消散波提升LED的亮度

新聞訊息News

利用消散波提升LED的亮度

  • 上線日期:2009/4/14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日本及法國研究人員最近證實,在LED中利用V字型脊狀結構來取代平板晶圓,能夠使光萃取率提升20倍,該研究小組們已經製造出第一個藉由耦合消散波(evanescent wave)來提升LED的萃光率的半導結構。

消散波通常是在全內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的過程中產生,這種波一離開反射界面就會迅速衰減。全內反射是限制光電元件發光效率的主因,LED製造商為了增加產品整體的發光效能,正不斷設法提升萃光率並消除全內反射。最近日本工業技術總合研究所(AIST)的Xue-Lun Wang等人利用消散波在脊狀結構處產生建設性耦合,從具有脊狀結構的砷化鎵量子井中萃取出至少50%的發光率。

Wang等人以MOCVD在表面已經蝕刻出脊形的基板上製造所要的結構,並量測樣品的光致發光,結果得到約50%的萃光效率,這約是傳統平板結構的20倍。該小組在巴黎奈米研究所的支援下,透過物理過程的模擬確認消散波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脊狀的脊背含有一寬度為0.5μm的平台時,萃光率達到最大,並隨著平台寬度增加而迅速減少。

Wang表示,AIST正在使用此機制製造電激發式LED,並且相信他們是第一個將消散波應用於此的團隊。英國Glasgow大學Faiz Rahman目前正致力於利用奈米壓印法提升LED的萃光率,他表示AIST使用的機制類似聲波原理,提供了一種吸引人的方法來提昇了LED亮度。

Rahman指出AIST基板結構的製造方法與其他LED研究團隊直接在磊晶結構上定義圖案的方法截然不同,而製作溝槽基板(grooved susbtrate)的難易程度將決定這項技術未來的發展。詳見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4, p.091102 (2009)。

原始網站: http://optics.org/cws/article/research/38254

譯者:林建佑(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