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光新技術征服X光波段
- 上線日期:2012/2/29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利用原子團讓光減速並加以儲存並非新鮮事,但是德國物理學家最近首度在核子系統中辦到了。他們讓X光通過奈米級的鐵層,觀察到了電磁誘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EIT)效應,而EIT是慢光現象的證據。此研究也是第一個利用雙能階而非三能階達成EIT的方法,或許能協助發展出目前缺少的X光控制元件。
EIT是指一些特殊的材料原本在某一波長下為不透明,但外加一波長稍微不同的控制光後,該波長的光就能穿透材料。如果控制光開關得當,EIT可以用來減慢光速,將光脈衝儲存在介質中達一秒之久。
EIT材料中的原子必須有三個能階,且其中一對能階間不允許電子躍遷。這種條件在原子系統中不難找到,但在原子核系統中卻很罕見。DESY實驗室的Ralf Röhlsberger等人想出一個方法,讓雙能階原子核系統的表現看起來像三能階,以便實現EIT。
DESY團隊將兩層厚2 nm的鐵夾在相距45 nm的兩片鉑反射鏡之間,X光在鉑鏡圍成的空腔中形成駐波,兩層鐵分別位於波峰與波谷處。鐵層的成份是原子量57的鐵同位素,它的兩個核子能階相差14.4 keV,正好對應一個X光光子的吸收或放射。在駐波中,波峰處與波谷處的高能階有一能量上的相對改變,再加上低能階,相當於形成三能階系統。
該團隊利用能量為14.4 keV的同步幅射X光源進行兩回實驗。在第一回實驗中,他們讓X光依序通過位於波谷及波峰的鐵層,接著將順序對調進行第二回實驗,結果發現第二回的反射光較強,這點與躍遷能量為14.4 keV的原核子共振散射預測相符。不過在第一回實驗中,反射率有一明顯凹陷,代表原本不透明的鐵層變透明了,證明EIT的出現。有別於一般的EIT,此處並未使用控制光,而是由鐵層間的電磁交互作用扮演控制光的角色。
Röhlsberger表示,這套系統也能用來製造X光慢光(slow X-ray),使X光也能躋身量子資訊系統的行列。就量子資訊應用而言,X光光子幾乎能被百分之百的偵測到,這是它們相對於可見光的優勢。Röhlsberger也相信此技術能應用到其他不具備三能階的光學系統(例如量子點),協助實現EIT。詳見Nature 482, pp.199 (2012)。
原始網站: 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48567
譯者:蔡雅芝(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