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雷射強迫癌細胞吞藥
- 上線日期:2010/12/17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緩慢擴散控制過程(slow diffusion-controlled process)是化學療法最重要的限制之一,不過就在最近,德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有效的新技術,利用波長為670 nm的紅光雷射來控制水的體積膨脹或收縮,藉此加速藥物進入癌細胞。
多數現有的化學療法依賴擴散作用使藥物進入雙層脂質的細胞膜,然而這種方法不是每次都管用,因為癌細胞有時會阻擋或將藥物排出細胞之外。最近,烏姆(Ulm)大學的Andrei Sommer等人已經找到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當他們以雷射光照射癌細胞時,細胞中的水份體積會膨脹;關掉雷射後,癌細胞中的水分體積會迅速收縮。這種收縮過程可以強制癌細胞「吸入」細胞周圍的藥物。
當研究人員以普通強度(1000W/m2)的紅光雷射照時,生物細胞中的奈米級水層密度會降低,這是由於水層的體積突然增加之故。此現象無法在大體積的水中觀察到,因為水幾乎不吸收這種波長的光。關掉雷射後,水很快就恢復原來的高密度狀態,而為了要補償增加的密度,減少水的體積,細胞會被迫吸收細胞附近的水分及其他分子。
研究人員利用阿黴素(doxorubicin)、氨甲喋呤(methotrexate)以及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gallate)這三種常見的抗癌藥物以及螢光染料來驗證此技術的可行性,結果發現人類子宮頸(cervical)癌細胞在一分鐘內將藥物吸入。這個方法也可用在其他化療法中。Sommer表示,此方法甚至有助於將藥物送入那些抗癌藥物較難進入的腫瘤中,以提升藥物的功效。
國際化學療法協會的前會長Kurt Naber認為這種能讓癌細胞在短時間內吸收高劑量藥物的技術,可以改善多囊性膀胱癌的治療,例如在注入藥物時以脈衝雷射光照射膀胱內膜(bladder mucosa)。詳見近期的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44337
譯者:林主恩(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研究所)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