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疑慮是無線充電發展最大障礙
- 上線日期:2011/5/9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CTimes
以無線替代有線是勢不可擋的王道,它的道理很簡單,就是符合行動化的便利性。至於充電的應用上,畢竟目前無線充電技術只能在短距離內工作,並無法提供隨時隨地充電的應用優勢。不過,它至少能取代AC Adaptor,而且只要有一塊充電板,就能省下許多個充電用的插座。
UL台灣諮詢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指出,事實上無線充電技術早在過去便已有廠商展示過,但當時還屬於市場未成熟的概念性產品,且充電量也不足夠。但目前隨著技術的成熟,無線充電技術的產品不僅大量增加,而且充電的電力也提升,同時還能夠根據不同的負載、電場強度來作調整。
陳立閔說,無線充電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電磁感應定律,透過磁場的變化便可產生電力,運用這個原理便可達到無線充電的目的。無線充電器有兩項主要配備,一個是連接電源插座的發信器,另一個是電子產品上的接收器,充電範圍跟無線基地台接收訊號類似,一樣具備有效距離,只要使用者啟動充電訊息,發信器的電源就能夠傳到對應的接受器。
無線充電技可行的技術包括雷射式、電容耦合、微波、電磁耦合等技術,基於安全性及技術的成熟度,後兩者是目前較常見的應用技術。然而,想要打進大眾市場,橫在無線充電業者之前的瓶頸,則是USB充電應用的不斷壯大。要跨越這道障礙,無線充電還得找出更有賣點和不可取代的附加價值才行。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