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紋的奈米微粒更容易進入細胞
- 上線日期:2008/7/23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http://nano.nchc.org.tw
人工合成的奈米微粒進入生物細胞時,通常會在細胞膜上留下短暫的小洞,導致細胞受到傷害。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幾何結構帶有條紋的奈米微粒(striped nanoparticle),克服了上述問題。這項技術上的突破可讓奈米微粒直接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質中,將來可運用在藥物傳遞及大分子交互作用的研究上。
麻省理工學院的Francesco Stellacci表示,細胞膜是細胞的防護牆,穿孔打洞對細胞而言是一種毒害。目前人工合成材料非得在細胞膜上鑽孔,否則無法穿過細胞膜,而縮氨酸(peptides)之類的自然分子卻沒有這個問題,因此引起研究人員的研究興趣。
該研究團隊創造出一種毋需在細胞膜上穿孔就可進入物細胞的奈米微粒,作法是在奈米微粒上包覆一層疏水(hydrophobic)和親水(hydrophilic)分子的混合物,它們分別形成奈米寬的條紋。Stellacci指出,條紋是穿透細胞膜的關鍵,因為以同樣比例但隨機分佈的疏水及親水分子包覆的微粒,並不能穿透細胞膜。
研究團隊利用巰基-1-正十一烷基磺酸(mercapto-1 undecanesulphonate)及正辛硫醇(1-octanethiol)的混合物來包覆金奈米微粒。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的觀察顯示,在體溫(37°C)及4°C下這種帶條紋的微粒都能穿透而不損害細胞膜。
Stellacci表示,這項成果有助於了解導致細胞膜的滲透過程分子間的交互作用,藉以出設計出效率更高及毒性更低的藥物傳遞系統。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34729
譯者:李淑蘭(東吳大學微生物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