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賦予石墨烯磁性 科學家嘗試催生純碳MRAM
- 上線日期:2011/4/29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石墨烯(graphene)晶格中導入空缺圖樣(patterns of vacancies)可使其產生磁性;透過空缺摻雜來控制石墨烯半導體元件的磁性,研究人員希望能將此種純碳材料應用於磁感測器與 MRAM 等新領域。
半導體元件通常是透過摻雜鐵或鈷等金屬材料來產生磁性,由馬里蘭大學教授Michael Fuhrer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則宣稱,可透過將空白圖樣(空缺)導入石墨烯的完美六邊形晶格,來賦予該種材料磁性。也有其他研究人員是採用表面處理(surface treatment)方式讓石墨烯產生磁性,但以上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新方法,號稱能免除採用碳以外的其他任何材料。
Fuhrer 的實驗室據說是第一個發現石墨烯載子遷移率(15,000cm2/Vs)比矽(1,400cm2/Vs)高十倍的單位之一(15,000 cm2/Vs VS 1,400cm2/Vs);現在該團隊公佈的最新研究成果,則是能透過在石墨烯晶格導入空缺,以使其產生磁性。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