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調機構iSuppli的調查報告指出,未來4年內微型投影裝置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成長60倍;嵌入式微型投影裝置的出貨量,將從今年少於5萬顆,成長到2013年超過300萬顆。
iSuppli認為,智慧型手機是微型投影裝置最具發展潛力的應用市場。iSuppli的分析師Sanju Khatri表示,智慧型手機和Netbook等攜帶方便,已成為個人消費者與企業商務用戶主要的行動運算上網裝置,不過這些可攜式裝置螢幕過小,微型投影裝置可以突破智慧型手機和Netbook的螢幕尺寸限制,投射出更大的螢幕影像,使其功能更加完備。
目前微型投影技術以LCoS技術、MEMS製程為基礎的數位微型投影元件DMD技術、和Laser Scanning為基礎的MOEMS技術,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新一代投影技術還包括繞射光學元件(Diffractive Optics)。從廠商來看,Microvision和台灣亞洲光學結盟主推Laser Scanning,3M和台灣奇景光電力推LCoS,TI和台灣揚明光學則主推以DMD為基礎的DLP技術。除此之外,包括The Nippon Signal、OPUS Microsystems、Miadia、Pixtronix、Silicon Light Machines、Sony、Spatial Photonix等,以及台灣廠商大立光、天瀚、宏芯、神鈦光學等,都正在投入微型投影領域。目前來看,LCoS仍佔整體微型投影技術應用比例的70%,DMD則佔30%左右,MOEMS技術應用則正急起直追。
降低微型投影成本是擴大市場商業化的關鍵因素,提升並兼顧微型投影亮度、解析度、對比度、光學引擎利用光源效能以及電源效能等,是各類投影技術的設計重點。在微型投影機構設計中降低EMI干擾和散熱設計,善用投影傳輸介面特性,是強化微型投影機構嵌入在各類行動裝置應用功能的主要項目。
微型投影技術也成為系統廠商提升各類手持裝置附加價值的應用熱點。消費電子和商務應用會是微型投影一開始大顯身手的主要領域,而可以這麼說,「行動」和「分享」正是驅動微型投影附加應用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