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社會急速高齡化 銀髮族都愛手機、電腦
- 上線日期:2011/7/29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兩岸高齡化衝擊越來越嚴重,預估台灣到2025年時,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將超過兩成;中國大陸到2030年時,60歲以上的人口將接近三成。
有鑑於兩岸急速高齡化,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耗時7個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大台北和大高雄等6大城市,針對超過2,400位50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消費者行為調查後發現,兩岸都是科技銀髮新貴族、都是酷愛手機與電腦,台灣銀髮族每天要花1.2個小時使用電腦上網,中國大陸的銀髮族則每天要花費1.3小時講電話,是台灣的兩倍。
工研院 IEK 主任蘇孟宗表示,兩岸高齡化的趨勢已逐漸形成隱憂,本次調查就是希望可以建立長期系統化的分析方法,找出未來兩岸銀髮族的趨勢變化,及其在健康照護領域中的衍生商機。而根據資料顯示,台灣預計到2017年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超過14%,成為高齡(aged)社會;到2025年,此比例將再超過20%,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加上近年來生育率持續降低,老化的速度之快約為一般國家的兩倍。
中國大陸在今年所公佈的人口普查統計資料也指出,現在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超過1億,未來將以3%速度成長,到了2030年時,60歲以上的人口將接近30%,目前65歲及以上人口佔有8.9%。這說明了中國大陸的人口也在快速老化,並且早已步入了高齡化社會,在中國的國家經濟水準還未提升之際,此種「未富先老」的現象是一大隱憂。
蘇孟宗表示,調查後顯示,近年來由於手機與電腦的普及化,科技產品已躍升為兩岸銀髮族的生活必需品。中國大陸更由於電話產品的蛙跳效應(常見於發展中國家,未經過因基礎建設不足緣故,在未經過固定電話階段就直接跳到行動電話)緣故,中高齡長者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約台灣的兩倍之久。
然而在電腦的平均使用時間上正好相反,台灣中高齡者使用電腦的習慣則遠高於中國的銀髮族,台灣銀髮族平均每天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約是中國的2.5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中高齡消費者,在遇到醫療問題時,除醫生外,有13.9%的銀髮族會先上網找答案,可見透過網路也是擴大銀髮族市場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