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最小的白熾燈絲─奈米碳管

新聞訊息News

最小的白熾燈絲─奈米碳管

  • 上線日期:2009/5/27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熱力學(thermodynamics)與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中的兩個基本但又看起來不太相容的理論,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物理學家為了要探索這二種理論的分界,利用只有100個原子寬的單根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做為燈絲,製造出全世界最小的白熾燈。

熱動力學是19世紀物理學最耀眼的成就,它探討的是粒子數眾多的系統,而誕生於20世紀的量子力學,則在粒子數屈指可數的情況下最管用。這兩個理論對於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1900年導出黑體輻射定律(blackbody radiation law)都有貢獻。最近,UCLA的團隊在Chris Regan領導下,利用微型白熾燈來研究黑體輻射定律。

UCLA的奈米白熾燈未點亮時,以裸眼完全看不見燈絲,點亮後則呈一微小光點。該團隊使用具有原子解析度的電子顯微鏡,觀察燈絲的結構。奈米管燈絲含有不到2千萬個原子,數量上已大到足適用熱動力學的統計假設,但碳管本身又小到能從量子力學角度當作單一分子系統來考慮。

Regan表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索的系統,因為研究主題(黑體輻射)與系統尺寸(奈米)都位在熱力學與量子力學這兩個理論的邊界上。奈米碳管由於尺寸小又具有非凡的溫度穩定性,因此是理想的燈絲材料。

奈米碳管是在1991年由日本的飯島澄男(Iijima Sumio)所發現,不過在燈泡中使用碳並非新點子,愛迪生當年的燈泡就是採用碳燈絲。UCLA研究團隊的燈泡除了燈絲比愛迪生使用的窄10萬倍及短1萬倍外,其餘部份都愛迪生的燈泡十分類似。詳見5月份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線上版。

原始網站: http://www.physorg.com/news160845710.html

譯者:劉怡萱(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