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具半導體接面的複合光纖問世!

新聞訊息News

具半導體接面的複合光纖問世!

  • 上線日期:2012/4/11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英研究團隊首次將半導體接面(junction)成功製作於光纖中,此複合光纖的工作頻率在
109Hz (GHz),朝著實現光訊號從產生、調製及偵測,都是在光纖中完成的全光纖通訊網路(all-fiber optical-communication network),邁出了第一步。此研究成果可能的應用範圍包含電信系統、雷射技術以及更精確的遙感裝置。

現行的光通訊系統經常要進行光訊號與電訊號間的轉換,例如兩人在做視訊對談時,電腦必須將收到的光訊號轉成電子訊號,才能在螢幕上呈現影像。光電訊號轉換(optical-electrical-optical conversion)須將光纖的圓端融入扁平晶片上的微型電子元件,技術上很困難,但由於矽基積體電路是現代電子元件的建構基石,整合勢在必行。

最近,美國賓州(Penn)大學與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學的國際團隊提出一種新作法─直接將電子元件整合至光纖內。他們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在300 atm的高壓下,將鉑金屬層與矽摻雜層灌入光纖中央的細孔洞內,製造出半導體接面,成功得到第一條光電光纖(optoelectrical fiber)。高壓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細孔阻塞,除此之外並不需使用昂貴無塵室設備,亦能應用其他半導體材料。

團隊成員表示,由於訊號不需離開光纖,這將會是一個快速、便宜且效率更高的技術。這種脫離晶片將電子元件直接製作在光纖內的技術,開啟了嵌入式半導體(embedded semiconductor)引領光電應用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潛力。目前光纖的兩端仍需接上電子開關,一旦真能在光纖中產生訊號,光電應用將可推廣至更大的範圍。詳見Nature Photonics (2012)|DOI:10.1038/nphoton.2011.352。

原始網站: 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48664

譯者:劉紹琥(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