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奈米管捕捉癌細胞
- 上線日期:2011/4/29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國科學家最近利用碳奈米管製作出能偵測癌細胞和病毒的新裝置。指導這項研究的麻州綜合醫院(MGH)的Mehmet Toner表示,這種新裝置最終可望發展出低成本的化驗法,讓醫生在沒有昂貴診斷設備的開發中國家也能使用。
在每毫升血液樣本內只有數個癌細胞,因此要偵測出它們並非易事,而這些從腫瘤剝離進入循環系統的癌細胞,意謂著癌症已經轉移,導致病人的存活機會下降。事實上,癌症導致的死亡99%都是因為擴散而非原始病灶所造成。
Toner的團隊四年前製作的早期裝置是由數千個在微流道(microfluidic channels)內的矽奈米柱所組成,矽柱上塗覆對特定癌細胞具親和性的抗體,當血液樣本以每小時2毫升的速度流經裝置時,接觸到矽柱的癌細胞便會被捕獲。不過有部分癌細胞因為裝置的構造而無法接觸到矽柱,為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小組以多孔柱取代實心柱,如此一來細胞也能穿過柱身,因此有更多機會接觸並附著在柱上。
新裝置捨矽柱而採用垂直排列的碳奈米管柱,收集癌細胞的能力比實心柱高了八倍。碳奈米管是由形成六角晶格的碳原子平面捲曲的多孔管柱,在每平方公分含上千億根碳管的陣列中,99%是空氣,其多孔性可見一般。
研究人員仿傚原始裝置,將奈米管的表面以會黏附特定癌細胞的各種抗體予以功能化,而藉著改變奈米管的構形,還能讓裝置捕捉不同大小的物體,從直徑10μm的細胞到只有40 nm的病毒都適用。
研究小組證實此裝置能偵測多種細菌和病毒。他們在微流裝置上塗覆一層抗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的抗體,就能測到螢光標記的肺炎鏈球菌,於塗覆抗CD4的抗體後,則成功的偵測到人類血液中的白血球。
由於這個技術相容性大且製造成本低,因此在診斷上具有廣泛的應用能力。研究小組目前致力於量身打造偵測裝置,以期能檢測出造成愛滋病的HIV病毒。詳見Small | DOI:10.1002/smll.201002076。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45605
譯者:賽逸昕(國家衛生研究院)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