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製作相同對掌性的奈米管元件

新聞訊息News

製作相同對掌性的奈米管元件

  • 上線日期:2010/6/15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過去製備的單壁式奈米碳管(SWCNTs)都是各種「對掌性」(chirality)異構物的混合,因此樣品的電性不一,不利於發展元件應用。最近,德國科學家利用「高分子包覆」(polymer wrapping)技術克服了這個問題,大批製備出原子排列方式均相同的奈米管,將可以應用在高效能電子元件、感測器及奈米機電系統(NEMS,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中。

SWCNT是單原子厚的碳薄片捲成的管狀結構,管徑僅約1 nm,其原子排列呈現六角晶格(hexagonal lattice),管軸與晶格的相對方向(即其對掌性)決定了碳管為金屬或半導體性。SWCNT由於具有極高的表面積及優異的電傳特性,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各類感測器或電晶體,但前題是製作出來的碳管必須有相同的對掌性,要達到這一點難度與成本都很高。

德國卡爾斯魯(Karlsruhe)技術研究所的Ralph Hrupke等人日前發現製備單一對掌性奈米管的方法。他們利用特定之高分子poly(9,9- di-n-octyldluorenyl-2,7-diyl),選擇性分散溶液中某一對掌性的SWCNT,接著利用介電泳(dielectrophoresis)方式,透過非均勻電場施力於被選出的奈米管上,使之聚集排列成整齊的奈米管陣列。

在奈米管元件的製備上,該團隊先將選出的溶液滴在晶片上,再於晶片電極間施加交流電場,利用「電容式偶合」(capacitive coupling)技術,同步施加偏壓電場在大型電極陣列上,此時施加的電場會產生介電泳力,讓奈米管堆積在電極上形成元件。

而目前這些元件高達90%以上是由相同對掌性的碳管構成,若能提升挑選步驟前的純度,產品均一性可增至接近100%。拉曼(Raman)及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光譜測量的的結果也證實,碳奈米管元件中的碳管陣列皆有相同的物理特性及電性。

這些元件除了可以直接進行感測應用外,相同製程還有助於功能性奈米電子元件的大規模整合。該團隊正在研究以其他方法篩選出的碳管,例如密度梯度超離心法(density-gradient ultra-centrifugation)。詳見ACS Nano 4, p.2748 (2010)。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42654

譯者:呂晃志(逢甲大學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