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自組裝奈米球能進入細胞內

新聞訊息News

自組裝奈米球能進入細胞內

  • 上線日期:2010/6/30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最近,中國南開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酵素反應,將原來疏水性的(hydrophobic)小分子合成尺寸可以控制的奈米球。他們的實驗結果也顯示,此種自我組裝(self-assembled)的奈米球可以穿透進入細胞內。

由於奈米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體積比(surface to volume ratio),而且容易在表面上進行適當的修飾或改質,因此可以廣泛的被應用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如作為腫瘤組織的標定或當作載體(carriers)來遞送藥物。

南開大學由Zhimou Yang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酵素(enzyme)去觸發疏水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進行自我組裝反應,去形成奈米球或奈米纖維(nano-fiber)。這些自我組裝形成的奈米球不但可以穩定存在於水溶液中長達兩個星期,其尺寸大小也可藉由改變合成時所使用的先驅物(precursor)或酵素的濃度來控制,因此自我組裝的奈米材料可以應用在包括藥物的遞送及組織工程學。

有趣的是在沒有酵素協助下是無法合成這些奈米球,因此酵素在形成奈米球的機制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實驗也證實奈米球能幫助原本無法滲透細胞的小分子如propidium iodine穿過細胞璧,這意謂著此種奈米球非常有潛力作為遞送疏水性藥物的載體。

這種利用酵素來觸發某些小分子自組裝形成奈米粒子的方法,提供了一個簡單又方便的管道來控制奈米結構的形貌,進而應用在藥物的遞送及組織工程學。除此之外,它也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平台去,讓科學家去研究複雜生物系統中一些自組裝形成的奈米結構背後的機制。詳見Nanotechnology 21, p.155602 (2010)。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lab/42804

譯者:院繼祖()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