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讓二氧化鈦奈米管排列有序
- 上線日期:2010/5/14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二氧化鈦(TiO2)奈米管被廣泛應用於空氣淨化裝置、自潔表面、光電元件和偵測器,以及生物醫學上。如今,摩爾達維亞(Moldova, 獨立國協之一)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藉由改變製程中電解質的溫度即可有效控制奈米管內徑尺寸的新方法。此項結果可更進一步擴展奈米管結構的潛在應用價值。
Ion Tiginyanu與他在摩爾達維亞科技大學及摩爾達維亞科學院的同事,先將鈦薄板置於0°C以下、含有乙二醇與氫氟酸之電解質內,進行陽極氧化。通常對半導體或金屬板上施加這類電化學處理,會在表面形成無序的坑洞,然而孔洞生長過程中的交互作用卻會讓它們形成有序排列,最後製造出自組裝的表面成核層(surface nucleation layer),且佈滿呈二維六角形晶格排列的奈米通道。
Tiginyanu和同事發現,表面的每個孔洞都是雙壁式TiO2奈米管成長的起點,而個別的奈米管可輕易地自網絡中分離並加以研究。Moldova研究團隊發現,個別的TiO2奈米管具有發光能力,原因是光會沿著TiO2管狀結構內的封閉軌道前進,此即微空腔效應(micro-cavity effect)。這是科學家首度在奈米管中觀察到這種效應,意味著這些結構對於微雷射技當具有應用潛力。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