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核電嚇死人 太陽能趁勢崛起挑戰普及

新聞訊息News

核電嚇死人 太陽能趁勢崛起挑戰普及

  • 上線日期:2011/3/21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CTimes

核電災變的陰影透過新聞不斷播送,造成全球人心惶惶,許多人也開始思考著什麼才是真正安全的綠色能源,而太陽能正是受到關注的發電技術之一。由於太陽每照射地球6小時所產生的能量,足以滿足全球一整年的能源需求。對於此龐大且可免費取得的綠色能源,太陽能技術已成為環保運動的象徵。只不過,太陽能技術雖已問世三十餘年,其產量卻不到現今全球能源產量的0.5%。

恩智浦高性能混合訊號事業部暨標準產品事業部大中華區資深行銷協理梅潤平指出,將太陽能從新興能源轉變為主流能源將面臨多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儘管來自太陽光照的能量相當可觀,但受限於轉換設備的價格昂貴以及其轉換效率仍有待改進,太陽能成為免費商品的道路依舊漫長。然而,利用半導體技術將更易於管理轉換系統的問題。目前太陽能的發展大多數取決於獎勵機制、政府政策和「小額貸款」的資本投資模式。但毫無疑問地,太陽能總有一天在價格上會與化石燃料持平。從系統角度看來,大規模規劃太陽能裝置將改變能源配送的模式,因為這將涉及諸多因素,如電網運作、負載處理及其他現實考量。也意味著太陽能的推廣應用正處於或已接近轉捩點,而半導體技術的最新發展正具備推動此種轉變的潛力。

梅潤平說,當今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由一組相對簡單的元件所構成。當系統如期運行時,其轉換效率約為10~15%。一系列大範圍的數位及高性能混合訊號(HPMS)半導體技術正創造全新的革命性系統架構。這些新架構在設計上達成最佳化以調整因環境變化所造成的效率下降,同時並透過監測和校正各個元件的運作特性以達成系統的功率最佳化。

一般而言,改善太陽電池能源轉換的能力往往獲得熱切關注,主因為典型商用太陽電池的功效仍然僅限於10~20%,且取決於電池技術。然而系統的整體效率更為重要,且往往受到諸多常見因素的影響,如陰影在面板上的不均勻遮蔽,或是樹葉、灰塵或鳥糞等外物落於面板上。

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取決於一連串的變數,包括光照強度、電池的溫度、啟動點以及電池的理論峰值效率。瞭解上述變數,即可決定整體太陽能面板的最佳啟動點。藉由系統設計師最容易控制的變數,感測器、微控制器和其他IC來監測和調節工作電壓,並在特定條件下獲得高於10~15%的能量增益。這僅僅是資訊與通訊技術改善太陽發電效率的範例之一。此外,亦可添加額外功能,如提高安全等級、簡化安裝以及達成更輕鬆便捷的維護工作。

梅潤平認為,太陽發電產業方興未艾,而最具成本效益和節能效率的太陽能系統架構仍尚未成型。分散式電源管理系統似乎已為業界所認可。但更重要的問題是,究竟是讓能源以直流電壓的形式在系統中傳輸,或是採用微型變流技術使每塊面板的輸出從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兩者孰優?無論系統架構的競爭如何轉變,恩智浦都已蓄勢待發,準備引領潮流。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