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Spot]解析室內定位五大技術
- 上線日期:2012/12/11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CTimes
提到定位技術,應該都會直接聯想到電子地圖導航系統或Google Map定位地圖,尤其目前智慧手機已有相當多程式APP都會連動到內建的GPS功能來完成位置定位服務,即便是沒有內建GPS定位功能的手機亦能透過電信商基地台位基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達到定位效果,而這就是一般大眾所熟知的室外定位技術。
不過往往只要身處地下室、大型商場,GPS定位功能就如同失去魔法般,無法完成正確定位,所以能夠在室內完成定位的相關技術就顯得相當重要,並儘可能地利用現有的網路資源,能夠低成本地實現對使用者的精準定位一直是研究的焦點。
如果能夠提供精準的室內定位服務也代表開啟了更多元的應用服務。例如在商辦大樓中使用室內定位技術,能夠快速找到自己及其他人的所在位置,或是在發生緊急狀況時能夠迅速引導人群到安全地區避難。
由Nokia、三星、Sony Mobile及Broadcom等22家手機及晶片廠商所共同成立的室內定位聯盟(In-Location Alliance),負責推動室內定位技術與相關服務的創新和運用,並研究室內定位系統相關的解決方案。一般說來,目前室內定位技術可分為:RFID、Wi-Fi、藍牙、ZigBee、紅外線等室內定位技術。
1. RFID定位技術:
此為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資料的系統,應用的層面非常廣泛,RFID是一種先進的無線辨識技術,透過商品上的微晶片「標籤」,可將資訊連至電腦網路裡,用以辨別、追蹤與確認商品的狀態。
2. Wi-Fi定位技術:是採用三角定位的方式,也就是透過行動裝置設備和三個無線網路熱點的無線訊號交流,以便辨識行動裝置設備目前所在的位置,不過行動裝置設備與三個無線熱點之間的距離不盡相同,所以反應在無線熱點上的行動裝置設備訊號強度會有差異,但仍可藉由差分進化算法,能夠比較準確地定位所在位置。
3. 藍牙定位技術:其優點是容易整合在行動裝置設備中,所以此定位技術易於推廣與普及,亦是一種低功耗且短距離的無線傳輸技術,可以讓終端設備的工作時間更長,能夠通過測量訊號強度的方式進行定位。
4. ZigBee定位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速率無線網路新興技術,其最大特色是低功耗以及所需的成本不高。
5. 紅外線室內定位技術:紅外線的傳遞速率雖快,但也相當容易因室內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傳遞品質,加上紅外線對於溫度的影響遠比其它光線來的高,故傳輸頻寬容易因為環境或其他紅外線裝置而受到限制。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