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度梯度的奈米微粒陣列
- 上線日期:2011/1/26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中國南京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表一種通用的技術,可以合成密度梯度(density gradient)受到控制的奈米粒子陣列。該技術是以動態陰影沉積法(dynamic shadow deposition mehtod)為基礎,它的效率優於一般傳統沉積製程如微影技術。
南京大學國立固態微結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動態掃描模式下,將粒子團簇沉積在可程式化驅動的基板上,如此粒子束便能以不同的角度入射,沉積在基板表面的微米級遮罩(mask)上。遮罩產生的陰影會隨著動態掃描而改變,因此可以透過沉積速率與掃描速率控制不同位置的質量分佈。
該研究團隊為了展示這項技術的精確度,製備了密度梯度從次微米到毫米的奈米粒子陣列。透過選用不同的基板表面,可以控制奈米顆粒沉積的遷移率和聚結能力,進而得到不同的奈米顆粒分散性。
梯度變化相當大的奈米粒子陣列提供了及極佳的環境,讓科學家得以研究與奈米形貌相關的性質。該團隊便是利用20 μm長的奈米銀粒子梯度陣列,搭配均勻分布的Rhodamine 6G分子做為拉曼探針,得到結構最佳化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應用。
這種具梯度的奈米微粒陣列可望應用在積體微晶片(integrated microchip)中,在微機電或奈米機電(MEMS/NEMS)領域中發揮,潛在的應用包含了分子偵測、醫療診斷以及電漿子感測器。詳見Nanotechnology 21, pp.495601 (2010)。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lab/44709
譯者:邱鈺芬(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責任編輯:蔡雅芝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