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矽奈米線讓太陽電池更有競爭力

新聞訊息News

矽奈米線讓太陽電池更有競爭力

  • 上線日期:2008/8/16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http://nano.nchc.org.tw/

香港科學家成功製作出一種光吸收率更高的矽奈米線(SiNWs)陣列光電化學(photoelectrochemical)太陽電池,這代表用更低的成本就能得到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也使典型的矽基光伏材料或其他固態太陽電池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由於這種奈米線陣列的製備方式很容易將規模擴大,以滿足大面積的應用。

相較於其他低成本的半導體材料如二氧化鈦奈米微晶體,香港城市大學的李述湯(Shuit-Tong Lee)等人所製作的電池在整個太陽光頻譜範圍(300-1000 nm)都有優異的抗反射性,以及傑出的表面缺陷誘發(defec-induced)導電性。此外,矽奈米線具有很大的表面積-體積比(surface-volume ratio),因此有更大的面積來吸收光,也有很大的界面供激子分離成電子與電洞,並提供良好的導電路徑來傳輸電荷。這些特性都能提高光轉換效率,進而降低太陽電池的成本。

香港小組以氫氟酸-硝酸銀溶液或含有氧化劑的氫氟酸溶液(以銀或其他金屬為觸媒)來蝕刻Si(100)的晶圓,不僅能快速製備出晶圓規模的矽奈米線,而且這種矽奈米線不需任何摻雜就具有良良好的導電性。由於這些是半導體業界常用的方法,因此能將生產成比控制在合理的範圍。

李述湯表示,利用金屬催化蝕刻矽晶圓有許多優點,如它能以低成本蝕刻出大面積且排列方向一致的矽奈米線陣列,而且矽奈米線的導電率可由矽晶圓來決定。相較下,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製作的矽奈米線,不只成本昂貴、產量小,且需要摻入摻質才能提升導電率。

研究團隊目前計畫研究表面改質(如表面鈍化),對效應電化學太陽電池效能的影響。他們希望設計出更好的電池結構,並進一步將它最佳化以提升光轉換效率,同時也期待儘快與業界合作,將此技術轉化成實際的產品。詳見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2, 163103 (2008)。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35280

譯者:謝德霖(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