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微粒超結構來去不留痕跡
- 上線日期:2014/4/8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無機奈米微粒可以用來輸送藥物以治療癌症,然而這些粒子可能會在體內堆積而具潛在毒性。加拿大研究人員現在可能找到解決之道,他們採用去氧核醣核酸(DNA)來建構金奈米微粒超結構,這種結構在釋出藥物後會自行降解為基本組成單元,如此一來便能安全從體內排出。
腫瘤靶向奈米微粒必須足夠大(大至100 nm)方能有效抵達腫瘤部位,並且停留夠久以釋出承載的藥物。不過,較大型的粒子也會在體內停留較久時間,而由於這些粒子不會生物降解(birdegrade),因此會堆積在器官和組織中,並且可能產生毒性。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Warren Chan團隊利用DNA來組織直徑小於6 nm的奈米微粒,並形成較大的超結構(superstructure)。這種結構不僅能安全輸送藥物至腫瘤部位,而且在任務完成後會分解回原本的次結構,可經由腎臟排出體外。6 nm是透過尿液代謝的最小直徑。
全文連結:https://nano.nchc.org.tw/index.php?apps=news&mod=welcome&action=show&gid=945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