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光子也能產生量子霍爾效應

新聞訊息News

光子也能產生量子霍爾效應

  • 上線日期:2013/12/4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

美國研究人員使用光子取代電子產生量子霍爾效應(quantum Hall effect, QHE)。該團隊認為此實驗有助於對量子霍爾效應的進一步瞭解,並可望藉此發展出更佳的光子線路(photonic circuit),使用光子來處理資訊。

量子霍爾效應發生在沿導電薄板施加電壓時,同時加上一個垂直板面的磁場。磁場會使傳導電子循著量子化的圓形軌道運動,但在薄板邊緣,電子則會沿著邊緣前進並且重複半圓形的路徑。這些「拓撲保護」(topologically protected)的路徑及其他與量子霍爾效應相關的題目已經贏得二座諾貝爾獎。不過,量子霍爾效應的一些關鍵預測,例如稱為任意子(anyon)的束縛電子態仍未被證實,原因是量子霍爾實驗需要純淨樣本、低溫且超高磁場的環境。

近幾年來,物理學家試圖尋找數學上類比且較容易實現的拓撲邊緣態(topological edge states),因此將注意力轉向光子系統。由於光子不受磁場影響,研究人員必須尋求其他能讓光子轉彎的方法。此光子拓撲態(photonic topological state)概念在2008年首次被提出,並於2009成功觀測,然而這些實驗依然需要強磁場。2011年,美國馬里蘭大學聯合量子中心(Joint Quantum Institute, JQI))的Mohammad Hafezi及Jacob Taylor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伙伴提出一套無需磁場的光子拓撲系統,此系統原則上可以微型化以應用於微電子學中。

全文連結:https://nano.nchc.org.tw/index.php?apps=news&mod=welcome&action=show&gid=912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