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技術不是問題 標準化才是無線充電普及關鍵

新聞訊息News

技術不是問題 標準化才是無線充電普及關鍵

  • 上線日期:2011/6/17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CTimes

無線充電技術有不同的充電方式,其實已經發展一段時日,目前普及率還有許多發展空間,不是因為技術部不夠成熟的緣故,而是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規範還不夠完整。因此定義周全的標準,成為無線充電應用普及刻不容緩的議題。

德州儀器亞洲區類比產品市場開發行銷經理何信龍指出,無線充電效能必然無法企及有線充電或是USB充電模式,這是無線充電技術目前一定會面臨到的先天侷限,提昇無線充電的方便性,才能真正凸顯無線充電的優勢並建立市場區隔,這也才是相關廠商應該要關注的焦點。

何信龍表示,以往無線充電技術包括正負極金屬板接點的接觸式設計、以及透過RF無線傳輸功率的方式,前者正負極接點設計不夠方便、後者有輻射功率過大的憂慮。目前採用變壓器線圈耦合的無線充電技術雖然漸趨主流,不過要讓消費者真正感覺到好用方便,需要對技術方面-特別是對於線圈距離、線圈之間的直徑比例、和傳送端(Tx)的設計架構部份-做出更為嚴謹的標準規範,才能提昇無線充電效率。

目前全球唯一推動無線充電技術標準化的組織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截至5月份統計已有84家廠商加入參與。WPC的常任會員包括Convenient Power、Fulton、Sanyo、飛利浦(Philips)、美國國家半導體(NS)、Olympus、諾基亞(Nokia)、RIM、深圳桑非消費通信(Sangfei)和德州儀器。目前Philips擁有全球唯一通過WPC驗證資格的實驗室,WPC對於線圈距離、Tx線圈設計架構、DC電壓和諧振頻率等,都已經提出具體的標準規範。

值得注意的是,WPC 定義的四種Tx設計架構(A1/A2/B1/B2)中,納入了Convenient Power、Fulton和Sanyo這三家廠商先前擁有的專利技術。德州儀器的無線充電方案便與Fulton合作,取得相關傳送端線圈設計專利授權,另一方面則自行設計針對可攜式裝置應用所需的小型無線電源接收器晶片。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