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訊息 - 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

Welcome to NMA - 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System Association
首頁 新聞訊息 奈米球讓LED發出白光

新聞訊息News

奈米球讓LED發出白光

  • 上線日期:2008/8/30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奈米科學網http://nano.nchc.org.tw/

香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在藍光發光二極體(LED)上覆蓋綠色及橘紅色螢光奈米球(nanosphere),成功地混合出白光。他們讓載有染料的聚苯乙烯球自組(self-assembly)形成蛋白石狀的光子晶體結構,以便讓更多光能脫離元件,同時提供一個平滑的發光曲線。

目前LED發出白光的機制主要有兩種:一是在藍光LED上覆蓋一層黃色螢光粉,另一種作法是混合紅(R)、綠(G)、藍(B)三色LED發出的光。RGB混光法的光輸出效率較高,不過要以正確的比例混合三色光以避免色分離(color separation)並不是件易事。相反地,在藍光LED上覆蓋螢光粉較為容易,但頻率下反轉(spectral down conversion)導致的能量損耗會使光輸出降低。

港大的Anthony Choi等人所研發的方法相當於螢光粉的改良版,他們在氮化鎵(GaN) microLED表面沉積綠色及橘紅色螢光奈米球的混合物,這些粒子會自組形成六角最密堆積(hcp)結構,這種結構提供了相當大的表面積來進行吸收及發出螢光,因此能有效地產生頻率反轉。

港大的原型元件雖然也有史托克漂移損失(Stokes shift loss),但能產生高度均勻的白光。Choi指出,由於染料的種類眾多,因此可以精確配色,得到不同的白光以及更高的演色指數(CRI)。該小組得到的發光效率高達67.2 lm/W,色溫則介於3587至13000 K,並預計奈米球披覆層的壽命可超過36個月。

該小組希望能在固態照明領域中佔一席之地,同時也計畫將這項技術與他們擅長的microLED陣列製造結合,以發展可調色式LED及全彩微顯示器等功能性元件。詳見Nanotechnology 19, 355203 (2008)。

原始網站: http://nanotechweb.org/cws/article/tech/35375

譯者:蔡雅芝(逢甲大學光電學系)

  •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