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了解使用者 運算裝置的未來是“情境感知”?
- 上線日期:2010/9/30 上午 12:00:00
-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Intel)副總裁、技術長暨英特爾資深研究院士Justin Rattner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英特爾科技論壇(Intel Developer Forum,IDF)中發表主題演說,指出運算的未來,將是根據使用者所處情境來提供多元豐富的科技體驗。
Rattner表示,情境感知將徹底改變使用者與資訊裝置之間,以及使用者和這些裝置所提供的服務之間的互動方式。透過運算裝置的處理效能持續提升、連結能力的改善、以及許多創新感測功能的加入,英特爾研究人員致力於提供嶄新的“情境感知”使用者體驗。
所謂的“情境感知”裝置會預測使用者的需求而提供建議,並在整天的活動中提供指引,其角色已經跳脫傳統電腦的定位,反而像是使用者的個人助理。“情境感知”運算結合硬體與軟體感測器,將協助開發業者在英特爾平台上開發新一代的產品,開創新契機。
Rattner 指出,“情境感知”運算和我們現今看到以感測器為主的應用,兩者大不相同:「我的GPS座標和指南針方位,並不會告訴我的智慧型手機太多有關我的訊息。想像有一種裝置,能運用各種感官形式來立即判斷我正在做什麼,包括在床上睡覺,一直到和朋友外出跑步。」
「結合硬體項目感測器的資訊,像是你所在的位置以及週遭環境的狀況,再加上軟體項目感測器,像是你的行事曆、社交網路以及以往的偏好,未來的裝置將會持續學習你的個性,以及你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當你的裝置持續瞭解你的生活,它們就會開始預測你的需求。」
Rattner最後亦展示一項結合人腦思想的電腦介面。在人腦計畫中,英特爾的目標是讓人類有朝一日能運用思想直接與電腦與行動裝置進行互動。英特爾實驗室與卡內基美濃大學以及匹茲堡大學進行一項聯合研究計畫,研究如何根據人的神經活動,推斷人的感知狀態。
<全文連結>
- 相關附件: